《黑龙江农业科学》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黑龙江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来源:黑龙江农业科学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6
 
一、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现状 黑龙江省农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面向市场,拓展农民增收路径,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深化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完成实测1.39亿亩。综合经营型合作社新增129个。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活体畜禽抵押贷款。生态高产标准农田新增665.4万亩;实施“三减”行动;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7400万亩;新建水稻标准化育苗大棚6.2万栋。积极落实大豆目标价格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玉米种植调减1922万亩,经济作物新增177.7万亩。二是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路径。把“卖得好”摆到突出位置,进而靠“卖得好”带动倒逼“种得更好”,既通过延伸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又通过强化营销使农民在价值链上获得更多收入。基于需求增长判断,持续大力推动畜牧业发展,在已建成182个单体存栏1200头奶牛场基础上,又投入43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01亿元,建设300头以上规模奶牛场146个、300头以上规模肉牛场210个、3000头以上规模生猪场197个。三是不断扩大宣传,以展会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举办第二届国际奶业展览会暨乳业合作大会。2016年,在国内举办14场大型绿色农产品营销推介活动。推广“互联网+”营销,建设“互联网+”高标准绿色有机种植示范基地1170个。各类农村电商主体达到2.7万个,实现交易额135亿元,分别增长92.8%、123%。水稻、大豆、杂粮众筹营销突破30亿元。举办林业产业发展合作大会,设立100亿元林业产业基金。 二、黑龙江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取得可喜的成就的同时也应冷静的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空间收紧。增产水稻、扩展玉米、稳定大豆和其他作物的产量是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但是在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能盲目的无限制的调整,应根据我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有规划的、有步骤的结构性调整,把握好粮食种植结构的布局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与实际问题。二是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决定了农业增产的产量,目前黑龙江省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待开发、待复耕、待整理的土地资源,但是与持续增产的目标相比较难度加大。从单产的水平看,黑龙江省粮食种植水平已经较高,在农业技术应用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等方面促进单产水平增加的难度加大。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还是落后,黑龙江省农业经过持续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装备以及农业机械等方面较之过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整体要求还不能够完全相适应,还有诸多不足的工作任务需要完善和改进,只有持续不断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才能够进一步提高黑龙江农业发展的水平。四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还有待于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是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从业人员数量有限,并且专业技术能力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农业科技研发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要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发展的实际进行热点、难点、重点研究,真正使农业科技为黑龙江农业发展助力和服务。五是农业品牌影响力不足,市场占有份额十分有限。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过程中有诸多信誉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业产品,但是在包装、宣传、市场营销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黑龙江农业品牌影响力不足,附加值低,难以充分占有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农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建议 一是提升农业生产力,从黑龙江实际出发,在农业基础水利设施、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生态发展等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通过农业产业化的方式促进黑龙江农业发展。二是注重机制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业合作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全方位转变。三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建设生态高产标准农田,深入实施“三减”行动。三是面向市场调整种植结构,蔬菜、瓜果、鲜食玉米、马铃薯等特色作物面积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三是打造龙江品牌,结合特殊地理标识营销,培育形成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替代“东北大米”“东北特产”等模糊概念。在“卖得好”提升价格基础上,带动倒逼“种得更好”,推动种植养殖达到绿色标准、有机标准直至欧盟有机认证标准,推动龙江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四、结束语 黑龙江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充分利用目前的资源,在农业生产力提高、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地区品牌等方便下功夫是继续稳步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的有效路径。 一、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现状 黑龙江省农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面向市场,拓展农民增收路径,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深化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完成实测1.39亿亩。综合经营型合作社新增129个。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活体畜禽抵押贷款。生态高产标准农田新增665.4万亩;实施“三减”行动;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7400万亩;新建水稻标准化育苗大棚6.2万栋。积极落实大豆目标价格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玉米种植调减1922万亩,经济作物新增177.7万亩。二是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路径。把“卖得好”摆到突出位置,进而靠“卖得好”带动倒逼“种得更好”,既通过延伸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又通过强化营销使农民在价值链上获得更多收入。基于需求增长判断,持续大力推动畜牧业发展,在已建成182个单体存栏1200头奶牛场基础上,又投入43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01亿元,建设300头以上规模奶牛场146个、300头以上规模肉牛场210个、3000头以上规模生猪场197个。三是不断扩大宣传,以展会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举办第二届国际奶业展览会暨乳业合作大会。2016年,在国内举办14场大型绿色农产品营销推介活动。推广“互联网+”营销,建设“互联网+”高标准绿色有机种植示范基地1170个。各类农村电商主体达到2.7万个,实现交易额135亿元,分别增长92.8%、123%。水稻、大豆、杂粮众筹营销突破30亿元。举办林业产业发展合作大会,设立100亿元林业产业基金。 二、黑龙江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取得可喜的成就的同时也应冷静的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空间收紧。增产水稻、扩展玉米、稳定大豆和其他作物的产量是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但是在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能盲目的无限制的调整,应根据我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有规划的、有步骤的结构性调整,把握好粮食种植结构的布局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与实际问题。二是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决定了农业增产的产量,目前黑龙江省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待开发、待复耕、待整理的土地资源,但是与持续增产的目标相比较难度加大。从单产的水平看,黑龙江省粮食种植水平已经较高,在农业技术应用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等方面促进单产水平增加的难度加大。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还是落后,黑龙江省农业经过持续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装备以及农业机械等方面较之过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整体要求还不能够完全相适应,还有诸多不足的工作任务需要完善和改进,只有持续不断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才能够进一步提高黑龙江农业发展的水平。四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还有待于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是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从业人员数量有限,并且专业技术能力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农业科技研发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要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发展的实际进行热点、难点、重点研究,真正使农业科技为黑龙江农业发展助力和服务。五是农业品牌影响力不足,市场占有份额十分有限。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过程中有诸多信誉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业产品,但是在包装、宣传、市场营销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黑龙江农业品牌影响力不足,附加值低,难以充分占有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农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建议 一是提升农业生产力,从黑龙江实际出发,在农业基础水利设施、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生态发展等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通过农业产业化的方式促进黑龙江农业发展。二是注重机制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业合作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全方位转变。三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建设生态高产标准农田,深入实施“三减”行动。三是面向市场调整种植结构,蔬菜、瓜果、鲜食玉米、马铃薯等特色作物面积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三是打造龙江品牌,结合特殊地理标识营销,培育形成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替代“东北大米”“东北特产”等模糊概念。在“卖得好”提升价格基础上,带动倒逼“种得更好”,推动种植养殖达到绿色标准、有机标准直至欧盟有机认证标准,推动龙江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四、结束语 黑龙江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充分利用目前的资源,在农业生产力提高、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地区品牌等方便下功夫是继续稳步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的有效路径。

文章来源:黑龙江农业科学 网址: http://hljnykx.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636.shtml


上一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 中药学论文_采用EVIDEM框架开展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黑龙江农业科学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